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五十章入主 (第1/3页)
第五十章 入主 滇国王城已是唯一一个汉军前锋在攻破以后,分了兵将驻守的地方,圣驾原本的目的地也正是王城。不料离王城还有八十余里,前面便来了阻止圣驾入住王城的期门卫。 王城果然在混战中爆发了瘟疫,期门卫和虎贲卫攻入王城立即派人全城戒严,不许百姓出入。汉军主力也不敢在疫区停留,而是从使领馆取得防疫的药品以后,直接出了王城,追杀流亡的王室和巫教神庙祭司阿乌和阿诗玛。 听到王城已经成了疫区,春风得意的众将领目光齐刷刷地向我看来。却说不清到底是对我事前料事准确的佩服,还是对我预见的瘟疫的猜疑。 我心里紧张,面上却含笑:“防治瘟疫是臣本分,臣请命入城。” 久不听齐略的声音,我抬起头来,却见他正仰望着天边的流云,仿佛神游天外,根本没有听到我的话。 我的心跳漏了一拍,敛去笑容,平声道:“臣在北归之前曾经辗转疫区三个多月,对防治瘟疫颇有心得,入城治疫正是合适。” “你若仅是太医署的郎中,派你进城自是应当。然你如今身在军中,熟知南疆一应军情庶务,乃是参襄军务的要紧幕宾。若是你…”他顿了顿,转头问候在旁边的一干将领“以这等熟知军情要务的参襄幕宾轻涉险地,你们认为可值得?” 众将领一时颇显踌躇,我微微皱眉,扬声道:“陛下,臣于南滇军情庶务所知者都已尽言,参襄军务作用有限。但防治瘟疫却是臣长处所在,正可一展身手。” 徐恪应声道:“臣也以为云郎中言之成理。陛下亲征滇国,开拓南疆,须以合宜之事付予合宜之人,不可因怜才而使臣属掩长而露拙。” 我感激地看了徐恪一眼,再抬头向他望去,恳切地说:“陛下,瘟疫之地,人心惶惶,反而容易收拢。朝廷若在此时防治瘟疫,济民于水火,其恩德比起免黎民五年租赋亦毫不逊色。这是于国于民都有好处的事,不能不做。况且臣于战后瘟疫的防治早有心理准备,绝非仓促应战,若能得能吏相助,胜算是相当高的。” 徐恪接口道:“臣请与云郎中同行入城,收拾残局,整顿危乱。” 徐恪是理政的好手,如果有他帮我治疫,那是再好不过了。不过他深得齐略倚重,俨然为南疆藩篱重臣,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却不适合他也跟我一起去冒险。 我再想反对徐恪的提议,吕纯已经先开口了:“为了还没有归心的蛮民让云郎中去冒险,我都觉得不值得。要是还捎上一个徐太守,那更是万万不可。不是我心狠,到底那城中的人现在跟我们还是异族离心,无香火情义,便当真死绝了,也没什么相干。” 徐恪大怒,喝道:“没什么相干?若是南疆无人,陛下亲征所为何来?你道陛下经营川滇数年,要的是块无人烟的白地么?就算别人跟我们不相干,使领馆驻守的那些人和城中的汉人呢?如果瘟疫流播没有有效控制,深处腹地的汉军前锋必然受害。” 其实朝廷派人防治瘟疫是大势所趋,争执的不过是治疫派谁去合适而已。等诸人意识到天子久未出声,一齐抬头看他,等他决断时,才听到他说:“你们二人进城以后,再据实况将治疫条疏奏上来,凡于药材人手有所请者,朕皆应允。” “是。” 我领命之后,终究还是忍不住抬头看了他一眼。他的脸色很平静,但那平静中却带着一股灰败的清冷。远比他任何时候生气怒骂,更令我心惊。 明知局势择人,他刚才依然有过阻止我踏进疫区的试探。那阻止虽然因为徐恪的谏言和我的坚持而失败,却让我们都意识到了其中的危险及无奈。 情不自禁的危险,在位忠事的无奈。 不能走错路,不可以做错事…然而,要用什么样的办法,才能使你我将对方从心抹去,再不成为彼此的负累? 齐略,我自对你动心以来,你就成了扎在我心头的一根刺,烙在我灵魂里的一个印记,碰一碰都觉得痛,摸一摸就觉得苦;我似乎未从你那里纵情的享受过欢娱,想必你面对我亦是如此。 这样的痛苦负累,到底有什么魔力让我们明明决意放弃,却一次又一次地碰触禁忌? 我在他平静凝视的目光里随着徐恪离开中军,清点一应治疫所需之物,然后开拔进城。 我直到此时,才真正明了人的心脏的坚强,明明胸口已经胀得似乎要爆炸似的,但大脑却可以清晰无比地向身体传递着准确冷静的指令,不叫外人看出异样。 “云郎中,你怎么了?” “没什么。” 我转头,见看出我的异样的人竟是荆佩与林环,既感觉意外,又觉得事在情理之中。 她们医术虽然不是十分精湛,但也不是庸医,本来就是我防治瘟疫时惯用的左膀右臂,再行加入防治瘟疫的队伍,那也理所当然。 她们明确了身份,再不可能与我为友,但却还能与我共事。 王城连经战乱,火灾和瘟疫,几成废墟。往日那栉鳞比次的竹楼木屋大多都已经倾败,断壁残垣随处可见。离开王城时还能看到的闲适景象,如今已尽付黄尘青烟。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