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26之崛起_第二百零五章大战序曲封狼居胥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百零五章大战序曲封狼居胥 (第2/3页)

的很清晰的人,是不会这么短视的。

    蒋介石点点头,平静地说:“我从没有怀疑过文戈对中央的忠诚,文戈是党国精英,以他的智慧,他怎么会做与党国不利的事情呢?”

    “不过,仅就这件事情本身来讲,张汉卿一定是和文戈有过联系的。”蒋介石很确定地说。

    宋子文虽然年纪只有三十五岁,可他很小就生活在美国,在美国接受的正规教育,受西方精英思想影响很深,所以他对张学良和宋哲武这两个年轻精英很有好感。他喜欢张学良的豪爽和宋哲武的多才多艺,当然也包括宋哲武偶尔表现出来的出众智慧。

    虽然他反应的没有何应钦、杨永泰、林蔚等人快。可是何应钦和林蔚一说话,他就明白了。宋哲武很清楚自己这个妹夫的为人,蒋介石最忌讳的就是有人拉帮结伙的对付他,如果仅仅是个人行为,他有时倒是表现得很宽容,如果让蒋介石认为张学良和宋哲武串通一气,那对他们两人可不是什么好事情。

    宋子文笑着说:“汉卿不愿意让中央军去东北,可他又怕打不过苏联人,一定是听说文戈的第四路军能打仗,这才请委员长下令调文戈的部队出关。他们两人不一定有什么联系。”

    蒋介石冷笑一声说:“子文,你在金融财政方面非常出色,国民政府里能出你之右者现在还没有人。不过,你在政治权谋上可是差得太远了,这一点,文戈可是比你强多了。你刚才的话只说对了一半,那就是张汉卿听说第四路军骁勇善战这才提出让他出兵。可是,我敢肯定地说,他们私下里一定联系过了,甚至文戈已经同意出兵了。”

    见何应钦要说话,蒋介石摇摇手说:“张汉卿所以来电要我下令,一定是文戈有话,我不同意,他是不会去东北的。如果我猜得没错,文戈的电报很快就会到了。”

    仿佛特意要印证蒋介石的判断一样,刚出去不久的晏道刚又手拿电报进来报告:“第四路军总指挥宋哲武来电。”

    在众人敬佩的目光中,蒋介石极力掩饰着得意的心情,用不带任何表情地声音说:“念吧。”

    晏道刚犹豫了一下,还是念道:“委员长均鉴:日前,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公署所属葛光庭来涞源,转交东北边防司令长官张学良亲笔信一封,谓及‘中东路事件’及东北边防之状况,恳请职部出兵相助。哲武以为,东北之事乃国家之大事。国人皆需同仇敌忾,万众一心,共御强敌与国门之外。哲武身为党人,亦有守土抗敌之职责,哲武愿率十万劲旅东去御敌。然哲武之部属非哲武一人之军队,乃国家之军队,大军行止须尊委员长之军令,何去何从,恳请委员长示下。哲武必谨遵委员长之军令。职部哲武敬上。”

    “委员长料事如神,对文戈的判断尤其准确,没有委员长的命令,文戈是绝对不会擅自做任何事情的。”

    何应钦少有的恭维让蒋介石心里很高兴,正要开口说话,见晏道刚又拿出第二封电报,有些诧异地问:“还有谁的电报?”

    晏道刚一边把电报递给蒋介石,一边说:“第四路军宋哲武同时来两封电报。”

    “两封电报?”不仅蒋介石诧异,其他人也是一样,如果是一前一后的两封还可以理解,可同时来两封就让人有些费解了,这样的电文完全可以合为一封来。

    蒋介石没接晏道刚递来的电报,而是说:“念吧,看看文戈还有什么事情。”

    蒋介石因为张学良同意让宋哲武的第四路军去东北,这让蒋介石心里一直悬着的一块石头落了地。虽然他并不认为宋哲武可以打败苏联人,可他相信有宋哲武在东北,就是败了也不会很难看,对于第四路军的战斗力,他还是很认同的,毕竟桂系和西北军都吃过他的大亏。

    晏道刚,拿着电报的手并没有缩回去,而是低声说:“委员长,这封电报指明要您亲阅。”

    “哦”要他亲阅的电报就是不想让别人知道,蒋介石看看屏声静气的众人,迟疑了一下,向前探了探身子,结果电报。

    这封电报一定还是跟出兵东北有关,可是为什么一起来两封?众人都在观察着蒋介石的表情。都努力想在他的脸上琢磨出电报的大致内容。

    电文很长,有四页,蒋介石刚看了几行,脸色就猛然沉了下来,飞快地看完数页电文后,有马上从头又看第二遍,只是第二遍看的极慢,从蒋介石皱起的眉头可以看出,蒋介石在紧张地思索着,仿佛每一句电文都隐含着许多深意一般 。

    看完第二遍后,蒋介石阴沉着脸,并没有把电报递给晏道刚,仿佛拿着一枚炸弹一样,缓慢而小心地亲手把电报放到桌上的文件夹里,想了想又把文件夹放到抽屉里。这才用深邃的目光扫了晏道刚一眼,晏道刚转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