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一百八十章大战序曲谋 (第3/3页)
武等人的到来,宋哲武很是重视,他认为第四路军很需要有新鲜血液。特别是陶蓉和李文田,这两人的性格很相似,都是拥有智慧但同时又有些耿直。只不过陶蓉会把自己的思想隐藏的更深些,但骨子里还是率直坦诚。宋哲武认为对于这样的人,只要真心相待,他们也会“报之以李” 第四路军的所有人,只要不是公开反对他,宋哲武都会很大度的接受。当然,前提是必须正确。也正因为如此,宋哲武甚至对于敢于临机改变命令的徐放,很是喜爱。 魏广惠的骑兵军其实真的只有三万多人,余下的七万多人都是会骑马的步兵。宋哲武就是想要一支拥有高度机动性的有力部队,虽然为了保持机动性宋哲武不得不以牺牲这支部队的火力为代价,仅仅为这七万多人的部队配备了6omm、82mm两种迫击炮,不便马上携带的山炮一门也没有配备。为了保证这支奇兵的战斗力,宋哲武选派了大量的有战斗经验的各级军官去充实它。只是这支实际的步兵部队一直由魏广惠这个骑兵将领来统领,这让宋哲武很不放心。为了不引起别人的注意,宋哲武也一直没有敢派张亚飞、高宗宝、张涛这几个他放心的大将去统领。 但是由于大战临近,没有一个宋哲武信任的、有实战经验的强有力的将领去统帅这支部队,宋哲武实在放不下心来。不过这次宋哲武决定让徐放去骑兵军率领这支会骑马的步兵,当然,现在名义上只是担任魏广惠的参谋长。 看着默不作声的众人,宋哲武无奈的自顾自地说:“日本一旦对我们动手,先就会拿东北开刀。不仅是因为东北地处中国版图的一角,还因为东北虽然易帜,但东北还是相对**于中央之外。另外,日本人在东北不仅有许多既得利益,还有关东军驻扎,他们很容易在东北挑起事端。而中央政府迫于国内政治、经济、军事压力和弱势,在不触动中央政府在关内的统治基础的情况下,又不至于有过激的反应。而一旦东北沦陷,华北就会是抗战的前沿。只是河北、河南的众多城市都地处平原,极不利于防守,这样的地方是不能作为我们可kao的后方的。在国内适合作为后方基地的,只有四川和山西。四川虽然各方面条件最为理想,可是它身处内地,不是抗日的前线,并不适合我们。而山西不仅处于抗战的前线,地理条件还十分优越。山西三面环山,一面临河,及其利于防守。特别是太原的工业基础很好,就拿太原的兵工厂来说,不仅能仿制很多武器,还能生产所有口径的弹药,产能还很大。现在国内训练中用实弹的只有我们第四路军和晋绥军,我们的弹药大部分是我们自己花钱买的,而晋绥军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。一旦我们控制了山西、绥远,就可遣师分守四方。魏广惠的骑兵军驻守绥远、大同,派两至三师控制东面山区入晋的关隘,一至两师防守南面的中条山脉,其余部队以为后援,则可保山西不失。山西在我们手中,就相当于关上了日军南下的半扇大门,甚至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陇海、平汉两条铁路的交通。即便日军从冀南西进河南,他也要派重兵驻防开封、洛阳一线,以防我第四路军南下断他的后路。可以说,守住山西,陕西、甘肃、四川这半个北中国的平安也就有了保障。” “好!只要我们有山西这个稳固的后方,我们就可以抓住机会出击,东进可以威胁平津,南下可以包抄侧击西进南下的日军。”李文田激动地大声说。 在座的这些人也都被宋哲武的话所激动,纷纷鼓掌叫好。张亚飞更是激动得涨红了脸,拍着桌子大声说:“真没想到山西竟然这么重要,这么好的地方竟然让阎锡山给占据了。司令,你就下命令吧,我们一师打头阵,我保证把阎老西给司令抓来。” 宋哲武也被大家的情绪所感染,用坚定的语气说:“只要我们一年内能拿下山西,积极展,扩军备战,日本人不来则罢,他们一旦敢来,我就能率领你们打到他们的老家去。” 魏广惠也大声说:“司令,你就下命令吧,这山西我们是要定了。” 宋哲武喝了口水,稳了稳激动的心情说:“是的,山西我们是要定了。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如何夺取山西?只是这事急不得,山西地势险要,如果强攻,即使我们拿下山西,自身伤亡也会很大。特别是我们现在实际上是处在晋绥军的包围之中,一旦我们进攻山西,必然会遭到晋绥军的四面围攻,我们也不可能从天津再进口武器弹药。而且还很可能给中央军甚至西北军进入山西创造条件。西北军还好说,可是如果中央军进入山西,那蒋介石是否还会把山西交给我们就很难说了。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