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五十六章国殇上下 (第1/4页)
第五十六章 国殇(上、下) 风轻轻拂动着枝叶,一只好奇的黄莺儿从远处的塔林飞来,在苍松翠柏间跳跃,选了一根它最喜爱的树枝停住,歪着小脑袋向林间的空地看去。 剑光腾地跃了起来,啸声象龙跃苍穹时的长吟,黄莺儿发出惊畏的鸣声,扑扇着翅膀飞向远方。 “去!” 那剑光腾跃到了离地八尺的地方时,另一道更强烈的剑芒闪现出来,两道剑芒交击在一起,刺耳的金铁相撞声破坏了周围的和谐。 轩辕望被这撞击的力量震得向后翻身连退几步,没等他停下,他的对手又冲了过来,剑芒星星点点,在他身前布下一道灿烂的剑屏。轩辕望“咄”一声喝,旋腕转臂,随着他的动作,一道剑气的旋涡撞在对方的剑屏之上“砰”一声响,对方的追击应声而止。 但轩辕望的剑并未因此停下,在穿透对方剑屏之后,又奔向对方的胸前。对手宽大的僧袍鼓动起来,在轩辕望的剑刺中僧袍前一瞬间,对方的剑滑向了他的手腕。 “再进一寸便要将自己的手腕送上对方的剑了。”轩辕望沉臂挫身,摆脱了对方的威胁,同时后撤了一步,收回自己的剑。他还想再击出去,对方突然出声道:“停” 收住剑后,轩辕望恭敬地行了一礼:“多谢大师指点。” “施主太谦了,我们相互切磋而已。” 他的对手是一个四十多头的僧人,这僧人胖头胖脑,看起来不但不象出家人,甚至不象一个剑士,倒象极了乡下的富家翁。对于他的话,轩辕望却不这么认同,他笑了笑:“大觉寺剑技经过历代高僧淬芜存菁,如果不是大师指点,我哪能见识到这些绝妙的剑式?” “呵呵,贫僧曾败在你师傅的手中,也已与你交过四次手,你们剑道门下剑技才使贫僧受益匪浅。大觉寺的剑技传到贫僧手中,不过是子承父业而已,华闲之先生与轩辕望小友才真正是做前人未做之事呵。” “大师谬赞,愧不敢当…” 轩辕望的脸微微红了,这个胖胖的僧人就是剑圣战中仅次于华闲之的大觉寺一嗔和尚,他的赞誉让轩辕望非常不自在。 一嗔微微笑了笑,他随意坐在棵大树下,敞开僧衣用宽大的僧袍扇风。他仔细打量着轩辕望,这个少年年纪不大,但剑技已经相当可观,自己在他手中竟然占不到任何便宜,自古英雄出少年呢。 “轩辕小友,我有一个疑问一直想请教,华先生为何要改剑技为剑道?” 轩辕望对这个和尚也相当有好感,不仅因为他剑技出类拔萃,更因为他不拘礼节坦荡磊落。听了一嗔的问道,轩辕望“哦”了声,露出了微笑:“大师,这是不得不如此。” “唔,我想也是,天下剑士大多庸碌,剑技之名已经被他们败坏了,如果再不痛下决心有所改变,剑技必然在三两代人手中灭绝…” 和尚仰起头来,脸上露出难过的神情,这个时候,他不是一个看破世情的僧人,而是一个爱剑如命的剑士。没有人想看到自己喜爱的东西灭绝,即使是出家人也是如此。 “早年的时候,我也有过类似的想法,但遇到的事情太多了…”不知不觉中,一嗔没有以“贫僧”来称呼自己,他陷入深深回忆之中。轩辕望略带尊敬地看着他,在这位前辈身上,他看到了熟悉的影子。 “轩辕,你看这地面。” 一嗔突然移开话题,指着他们斗剑的空地道。这块空地与别的斗剑场不同,地面都是青砖铺旧,因为年代久远的关系,青砖有些破碎,地面上也有许多坑坑洼洼的地方。 “这些小坑,你知道是怎么来的么?” 轩辕望看着这些坑,心中突的一跳,这些坑分明是人脚印的模样,但谁能在硬如生铁的青砖上留下脚印? “这是大觉寺历代剑僧留下的脚印,绳锯木断,水滴石穿。”一嗔轻轻叹了一声:“这便是剑的精髓了。” 轩辕望点了点头,再看那些坑洼时眼中带上了神往的色彩。一嗔突然又道:“华闲之先生极有报负,目光不限于剑上,这我也是知道的,不过,过犹不及,有些东西便象这青石,硬碰硬地去撞只能让自己头破血流,必须用时间去磨才能达到目的。” 轩辕望悚然一惊,他想起自己一路上所见所闻,除了丁垂云那儿让他看到了一些希望外,绝大多数都是怨声。民间都知道要革新,但对于华闲之所策划的革新方略却少有人认同。 “治国如治病,华闲之先生据说医术与剑技不相上下,想来他更明白如此。”一嗔叹了口气:“贫僧方外之人,说这些未免不知轻重了。” “我会将大师的话转告老师的,老师一番苦心,我们岂会不识好歹?”轩辕望垂下头,发自内心地行了一个礼。 “哦,贫僧听到一件事情。”一嗔的声音再次响起,轩辕望听出这声音比起来始来有一丝变化,似乎有某种特种的感情在里头:“京城传来的消息,说华闲之先生将在七月十四与傅苦禅剑宗决战。” “什么!” 轩辕望霍然立起,他的手不由自主握紧了剑柄,额间青筋明显可见。 京城的初夏,刚从泥土里爬出来的蝉儿耐不住寂寞,一大早便在树上发出聒噪的鸣声。天气很闷,大约到了午后会来一场暴雨吧。 段元喜洗漱完毕,呆呆地坐在自己的铺子上出神,身边的弟兄们走来走去,他却现没有看到一样。 “元喜,今天你当值了,早些去吧。”伍长见他还在发呆,便催促他道。御林军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