亡命客_第四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四章 (第10/11页)

中,如果不走十字谷口,是无法发现的,因为坑口对着谷口,其他三方面皆难看到坑中的人。

    这人生得好威猛,大环眼,狮鼻海口,留着八字灰胡,不怒而威。上身穿了一件老羊皮大袄,前襟油光发亮,邋遢透顶。下身是打了不少补钉的青夹裤,一双牛皮直缝靴也够破旧,一看便知是一个中年落魄流狼汉,但在他满面红光的脸色上看,却又不象个穷途末路客。

    这人的右面,格着一根打磨得光亮闪闪的铁杖,粗如鸭卵,长有六尺,头粗尾尖,杖身有不少树瘿般的节结,估计重量不下四五十斤,好沉重的家伙。

    他半躺在坑中,不住举起一个黑褐色的酒葫芦凑到口边,一双神光深深的怪眼,却从酒葫芦上方透视着小化子和文昌,并未移动。当他看清只露出脸部的小化子时,突然一声怪叫一蹦而起。

    小化子脸色一变,猛扯缰绳低喝道:“快走!我们对头来了。”喝声未落,他的马已冲出两丈外去了。

    “小鬼!除非你齐生双翅飞掉了。”怪人大吼夹着铁杖飞射而至,不仅奇快无比,雪上竟未留下他的履痕。

    文昌本来走在后面,小化子驰马狂奔,他一怔之下再催坐骑,自然慢了些儿,刚冲出三丈外,怪人已到了身后,吼声入耳:“滚!让给我。”

    一阵空前猛烈的掌风突到,文昌感到一阵气血翻腾,幸而他在百忙中向下伏,未被击实,但也感到眼冒金星,浑身发软。

    他不甘被人猝然击倒,咬紧牙关拼全力向左侧一滑,右拳猛挥。

    怪人正夹着铁杖从后面凌空落下马背,一声狂笑,左脚急挑,踢中文昌的右拳,铁杖闪电似的伸出,信手一挑,文昌只感到拉缰的左手掌心如被火烙,缰绳脱飞,同时右拳如被千斤巨锤所撞,掌骨象是碎了,奇痛彻骨,浑身一震,双脚力道尽失,夹不住鞍蹬,人向下翻跌,仰面朝天坠马。

    怪人抓住挑起缰绳,轻灵落上雕鞍,马儿一声长嘶,追逐小化子去了。

    文昌飞坠马下,更无力控制手脚,太快了,距地面也太近“扑”一声响,冲落浮雪之中,马蹄掀起的雪花,洒满了他的头面,在雪上连翻五转。

    浮雪太厚,倒不会跌伤,可是双手奇痛,他一时也不易爬起,更无法拨暗器回敬。

    等他狼狈地站起时,两匹马也冲出三五十丈了。他咬牙大恨,一面活动双掌,一面奔向左谷口崖壁下的坐骑,他要夺马追赶,不仅为了要助小化子拒敌,也为了他的财产全在马包内,马丢了马包自然也随之丢失,没有银钱在身,他如何走江湖?

    他刚奔到马群旁谷内突然传出一声厉啸,刺耳而高亢,令人闻之心中发慌。

    他不管厉啸,伸手去抓一匹马的鞍前缰绳。

    岂知崖壁下也有两个雪坑,两个红衣老道被厉啸所惊,睡眼惺松地蹦出了雪坑,几乎和文昌距着马鞍对了面。

    文昌刚抓到缰绳,老道的巨手也闪电似的向手背上落。缰绳系在判官手上,要取下得往上提。但来不及了,假使向上提,必被老道连手一起抓住,麻烦大了。

    他全力反打老道的右手,伸左手去取缰绳。“叭”一声响,双掌接触,老道的手略一幌动,突然变爪,两人的手扣住拉,各用全力猛拉。

    “呔!”一名老道大吼,也伸手去抓缰绳。

    一声马嘶,马儿禁受不起两人的千斤狠劲,前蹄屈倒,两人也同时松手。

    另一名老道已枪道,大喝道:“抓住这小子,他定是鬼魑的供役小狗。”

    喝声中,伸两指急取文昌的右肩下“章门xue”声势汹汹,出手极快。

    文昌双手的痛觉仍未消失,一时无法回手,只好扭身急闪,躲过了一指。

    谷内另一声异啸,突又破空传到。

    两老一怔:“糟!是宠鬼得意的啸声。”

    文昌见夺马计败露,他的退向是谷内,两老道在外面,想冲出恐怕不易,但又不甘心失败,便向对面崖壁掠去,想枪另一面的马匹。

    但他的计谋又落了空,两老道同声虎吼,拔出光闪闪的长剑,据起跑尾急抢而至,先截住谷口。

    文昌夺得一匹马,飞纵而上,两老道也到了,一名老道大吼:“小辈!你跑得了?太清宫这次大举搜山,你死定了。”

    云台关,也叫太清宫,在华山北面山下,是明朝时所建的古道观,也就是千里独行白云深以天虚羽士身份修真之处。

    文昌一听是云台观的老道,吃了一惊,不是冤家不聚头,偏偏碰上了。

    不等他驰马,两老道赶到,两把剑冷电四射,左右攻到,削他的双手。

    他不得不弃马,手脚齐登,倒飞离开马背。

    “打!”他大喝,分别打出一刀一箭。

    岂知这次遇上了高手,两老道左大袖猛拍“扑扑”两声,一刀一箭全被拍落,袖风将地下的白雪震得八方激射。

    “好小辈,你有多少破铜烂铁可以献宝,献啦!”一名老道厉叫。

    两支剑象狂风暴雨,也象是无数电芒,排山倒海似的涌到,剑气嗡嗡厉啸,三尺外都感到剑气压体。

    文昌无法还手,他第一次感到手忙脚乱,也第一次和高手照面,耀目的剑光令他有点心虚,他缺少搏斗的经验,拔出了小剑,却无法回手,短家伙斗两支长剑,而对方又是武林高手,凶猛的剑气令他不敢近身,暗器又派不上用场,真是苦了。

    他不往后退,向谷内退,两老道想用剑将他击倒,短期间也办不到。他心中在打主意脱身,左掌已准备了三把飞刀,在闪避中,他逐渐定下神,两老道没有他灵活,剑法也火候不够,没有什么可怕的。

    两老道步步逼进,双剑狂挥,但文昌不接招,一退再退,剑磕不上,无可奈何。

    文昌退了一二十丈,才摸清两老道的剑路,不但心中大安,冒险回敬的念头油然而生。

    谷口,马蹄踏雪声震耳,出现了二十余匹健马,马上全是红衣老道,—并在谷头下马,成两行的向谷内冲。

    这刹那间,右面一名老道飞射而至,吼声亦至:“小辈纳命!”招出“白红贯日”来势凶猛。

    文昌已准备反击,看老道挺剑急射而来,气势凶猛而狂妄,机会来了。他突然飞起一脚,挑起一堆雪花,向老道洒去,同时身形下挫,小剑上抬护住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