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卷十四 (第5/8页)
供茗碗,怕寒重与理薰篝。春来憔悴看如此,一卧枫根尚忆否?”廖古檀《悼亡》云:“合欢花瓣委轻尘,风雨边城不见春。若忆小窗扶病起,脂残粉褪写遗真。”商宝意《哭环娘》云:“待年略住娉婷市,却聘曾嫌富贵家。”“还余清净三生体,欠汝滂沱泪数行。”宝山黄燮鼎《悼亡》云:“无多奠酒谙卿量,未就埋香谅我贫。”皆言情绝调。 五八 堇浦先生诗,以《岭南集》为生平极盛之作。《题陈元孝遗像》云:“南村晋处士,汐社宋遗民。湖海归来客,乾坤定后身。竹堂吟暮雨,山鬼哭萧晨。莫向崖门去,霜风正扑人。”“秋井苔花渍,荒庐蜃气蒸。飞潜两难问,忧患况相仍。拄策非关老,裁衣只学僧。凄凉怀古意,岂是屈、梁能?”“巢覆仍完卵,皇天本至公。《蓼莪》篇久废,薇蕨采应空。劫已归龙汉,家犹祭鬼雄。等身遗著在,泉下告而翁。”“袁粲能无传?嵇康亦有儿。古人谁汝匹?信史岂吾欺!寂寞徒看画,苍凉只益诗。怀贤兼论世,凄绝卷还时。”此种诗,悲凉雄壮,恐又非樊榭、宝意所能矣。 五十九 金陵何南园、陈古渔俱能诗而贫,余不能资助,尝诵唐人句云:“相知惟我独,无补与人同。”又《自讼》云:“兰草同心多半弱,海棠自恨不能香。” 六十 诗者,人之精神也;人老则精神衰葸,往往多颓唐浮泛之词。香山、放翁尚且不免,而况后人乎?故余有句云:“莺老莫调舌,人老莫作诗。” 六十一 劝人知足者,杭州汪积山先生有句云:“盈虚物理都如许,那有东餐宿又西尸楚中戴喻让孝廉有句云:“天地犹憾尧舜病,人生何必为其尽?”二意相同,而俱足以醒世。戴屡赴礼闱,不第,归颜其室曰“佳士轩”人间:“君自命为佳士乎?”曰:“非也。‘佳’字不成 ‘进’字,为欠一‘走’耳。” 六十二 本朝高文良公,诗为勋业所掩;不知一代作手,直驾新城而上。如:《值夜》云:“一蓦新寒雨后生,宫槐黄叶下童城。意中故国偏无梦,风里银河似有声。万马夜嘶秋待猎,一封宵奏远论兵。杞人孤坐听残角,落月光中太白明。”其他佳句,雄壮则:“宴罢白沉干帐月,猎回红上六街灯。”“自在骑牛今竖子,苦辛逐鹿昔英雄。”奇警则:“风铎闲同山魅语,鬼灯红出寺门游。”“万点城乌惊曙鼓,一垆村酒闪风灯。”绵丽则:“白蓣风细鱼苗长,红杏花深燕子低。”“老树无花三月半,旧游如梦六年余。”委婉则:“白月无声秋漏永,红灯有影夜楼深。”“天涯日日思归日,觉有归期日倍长。”淡宕则:“长河暂伏潜仍出,高岭遥看到恰平。”“才穿云过扪衣润,欲觅诗行任马迟。”至于“东南生意偕谁计?数仰江云掉白头”,则又大臣报国忧民,深情若揭矣。本朝赏花翎、黄马褂,最难着笔。公诗云:“冠飘孔翠天风细,衣染鹅黄御气浓。”庄雅独绝。 六十三 望海诗:朱草衣云:“地影全无着,天形转不高。”沈子大云:“天水无边孤月在,鱼龙欲起大风生。”王次岳云:“晓传鼍吼占风起,夕闪鱼睛讶日生。”江舟次云:“万里全凭针作路,六时只见狼摇天。” 六十四 诗文之道,全关天分。聪颖之人,一指便悟。霞裳初见余时,呈诗十余首。余不忍拂其意,尽粘壁上;渠亦色喜。遂同游天台,一路唱和,恰无一言及其前所呈诗也。往反两月,霞裳归家,急奔园中,取壁上诗,撕毁摧烧之,对余大笑。余亦戏作桓宣武语,曰:“可儿!可儿!” 六十五 苏州汪端揆秀才,与婢小珠有情。咏《秋海棠》云:“海棠花嫩不禁秋,小朵含烟月下愁。记得旧时庭院里,凭人看杀只垂头。” 六十六 陈鲁斋太守梦人赠句云:“梦回碧落三千里,笔泻银河十二时。”醒后不解。后守端州,卒于亥年。“十二时”,亥也;碧落山,在端州。 六十七 余幼《咏怀》云;“每饭不忘惟竹帛,立名最小是文章。”先师嘉其有志。中年见查他山赠田间先生云:“语杂诙谐皆典故,老传著述岂初心?”近见赵云松《和钱屿(按:疑为“屿”之误。)沙先生》云:“前程云海双蓬鬓,末路英雄一卷书。”皆同此意。 六十八 洪素人朴性冷官京师,独与陈梅岑最厚,督学楚中,寄诗云:“三十六湖湖水清,使君鉴此自分明。琉璃砚匣生花笔,诗为怀人倍有情。”洪在部时,某相国问:“汝向人说我刚愎自用。有之乎?”曰:“然。”相国怒曰;“汝是我门生,乃滂我?”洪谢曰:“老师只有一‘愎’字,何曾有‘刚’字?门生因师生故,妄加一‘刚’字耳!” 六十九 尹氏昆季皆能诗,而推三郎两峰为最。一日文端公退朝,召两峰曰;“今日我惫矣。皇上命和{春雨》诗,我不及作,汝速拟一稿,我明早要带去。”两峰构成送上,公已酣寝。黎明公盛服将朝,诸公子侍立阶下,两峰懦懦,虑有嗔喝。忽见公向之拱手,曰:“拜服!拜服!不料汝诗大好。”回头呼婢曰:“速煨我所吃莲子,与三哥儿吃。”两峰大喜过望。四公子树斋笑曰;“我今日却又得一诗题。”诸公子问何题。曰:“《见人吃莲子有感》。”两峰名庆玉。 七十 如皋布衣江干,字黄竹,貌陋家寒。咏《疲驴》云:“落叶踏不碎,四蹄今可知。”咏《巢》云:“草穷一生力,风碎五更心。圆影月中堕,冻痕霜外深。”《登大观台》云:“残夜海明知月上,隔江风远送钟来。”又:“飘零何地托孤踪?古佛门空或见容。”俱有孟郊风味。 七十一 余游天台诸寺,僧多撞钟鼓,请余礼佛。余不奈烦,书扇示之云:“逢僧我必揖,见佛我不拜。拜佛佛无知,揖僧僧现在。”王梦楼见之,笑曰:“君不好佛,而所言往往有佛意。”陈梅岑《赠朱竹君》云:“游山灵运常携客,辟佛昌黎也爱僧。” 七十二 杭州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