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百零三章东征大明官途本六 (第3/3页)
问讯的朝臣,也难免刀头上的痛苦,因此列侯通籍,坐党夷灭,仅仅一个月时间,卷入其中的大小官员和庶民已达数千人之多,而这一切都是在朱元璋的重病未愈中进行。 … 贵州镇远卫,等候了数月的蓝玉终于等到了家人的消息,大厅之上,蓝玉脸色惨白,身体摇摇欲坠,两名亲卫急忙左右扶住了他,地上跪着一名奔波数千里赶来报信的老家人。他哭泣着告诉蓝玉,其妻妾儿女以及叔伯兄弟一百余人已经在凤阳全部被杀,原指望朱元璋投鼠忌器的蓝玉,万万没想到朱元璋竟是如此暴烈,仍然毫无顾忌地杀了他的全家。 “好!好!”蓝玉浑身颤抖地指着东方,惨笑着道:“既然你朱重八无情,那就别怪我蓝玉无义了。” 他扶着桌子毅然下令道:“速命唐胜宗和张龙前来见我,另外有请吕先生。” 唐胜宗和张龙不在镇远卫,两名报信飞骑疾速前往,但吕思远却在。片刻,吕思远匆匆赶来,他已经听说了蓝玉全家被杀之事,他知道朱元璋这样做的用意,就是要把蓝玉逼反,以免他将来和某皇子勾结,为祸更深,同时,也将冯傅案坐实。 吕思远也不得不佩服朱元璋壮士断腕的决心,宁可小痛,也绝不能让毒瘤蔓延,蓝玉一旦被定为逆贼,那天下人谁也不会冒造反的风险来投奔他,可是蓝玉真的一旦造反,这就和李维正定下的策略有些出入了。在李维正给他的方案中,蓝玉不能公开造反,而是应支持秦王夺位。从而在朱元璋病逝后形成秦、燕以及朝廷三足鼎立的局面。 现在朱元璋已经提前下手,那劝说蓝玉保持冷静就有点难度了,不过蓝玉在闻讯凶信的时候,首先来找自己,那就说明他心中还有点拿不定主意。 吕思远心中有了定计,他匆匆走进大厅,见蓝玉坐在那里低头不语。便立刻上前深施一礼道:“吕思远参见大将军。” 蓝玉抬头见是他,连忙让他坐下。垂泪道:“正如先生所料,朱元璋真把我的家人悉数杀死,我已经茫然不知,请先生教我下一步。” 吕思远沉吟一下便问道:“大将军首先要告诉我实话,有没有据贵州自立为帝的想法。” 蓝玉摇摇头叹口气道:“刚才我激愤之下是有这个想法,但现在冷静下来又觉得有些不妥,我担心军中将士可能会有异议。” “大将军能看到这一点,说明大将军并没有上当。” “上当?”蓝玉愣了一下,连忙问道:“上什么当?” 吕思远捋须微微一笑“大将军以为皇上真没想到杀将军家人的后果吗?他知道的,他其实就是希望大将军最好能立刻造反,自立为帝,这样大将军仓促之下决策,贵州军中将士肯定不服,从而发生军变,他再从中间瓦解,或许唐胜宗高官、或许张龙厚禄,这样大将军与手下大将反目,可能不需他派一兵一卒,大将军的人头便会送到他的御案之上了。” 蓝玉倒吸一口冷气,吕思远分析得对,以朱元璋的老谋深算,他肯定就是这样谋算的,自己险些上当了,想到这,他立刻站起来给吕思远深施一礼“先生真是我的孔明也。请先生教我,下一步我该怎么办?” 吕思远却冷冷道:“大将军有一点说错了,我不是诸葛孔明,我的绰号叫‘毒秀士’,一般只有在关键时候才能明白我这个绰号的深意。比如现在,我早给大将军考虑好了。我为大将军献上‘绝户三计’。大将军若采纳我这三计,必将化险为夷,且掌握天下主动。” “绝户三计?”蓝玉喃喃地念了两遍,他急忙追问道:“先生可明言。我一定听从先生的计策。” 吕思远不慌不忙道:“所谓绝户三计,就是绝人户、绝地户、绝天户。绝人户就是杀唐胜宗和张龙以绝后患,同时完全掌握贵州军权:其次大将军可派人赴西安,与秦王结盟,明确表示支持他为大明新帝,此人昏庸无道,待其称帝有望之时。再鸠杀其人,大将军便可取而代之,这就是绝地户。” 蓝玉精神大振,这两个计策,尤其是绝地户,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窗,使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未来,蓝玉激动地问道:“那绝天户是何意?” “大将军难道没想到谁是‘天户’吗?” 吕思远阴阴一笑道:“大将军可檄告天下,言自己绝无造反之心。只是躲贵州避冯傅之祸,同时指出皇上以‘莫须有’之罪捕风捉影,滥杀无辜,其实仅为了保一家私利。大将军可在檄文中义正严辞地奉劝他莫行夏桀商纣之事,要及时改过。向无辜被杀者谢罪,这样才不会骂名予后人,我想当他接到大将军告示天下的檄文,会有怎样的效果。这,不就是绝天户么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