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回耍猴小丑 (第5/6页)
鸡腿,那家伙才心满意足到院子里大嚼去了。 舒萍从厨房拿来碗筷,众人毫无拘束地吃了起来。情同一家。 舒萍忽然问道:“关爷,这房子当真归你啦?是谁给的呀?这么慷慨!” 关爷道:“这人在三山街开了绸缎铺,生意做得不错,却被姜恶霸手下的人经常敲骨吸髓,他本有一身武功,但几次相斗都输给了铁头陀他们,只好忍气吞声过日子。此人昔年走江湖时与老爷子有一面之缘,那日在街上见我耍猴戏、便死拉活拽把我请到家中,再三央求我给他出气,为地方除害。又见我不愿和他家人挤在一块,便把这座旧宅腾空让我住。你们听,说曹cao曹cao到,这不是来了嘛。” 众人一齐向大门瞧去,哪里有人?只有李剑心听出脚步声还在两丈外。 舒萍道:“老爷子哄人…” 话未完,敲门声起。舒萍跳着去开门,果见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一身华服立在门口,他见开门的是位姑娘,不禁一愣,问道:“请问姑娘,关爷在么?” “在呀,请进吧!” 那人见厅上坐着几个人,关爷也在,便行礼道:“关爷,晚辈来得突兀,打扰各位,抱歉之至!” 关爷道:“进来喝一杯,不必客气。这几位正是大闹姜府小太岁的,你大概知道了吧?” 那人一听大喜,抢上台阶,一步跨进客室,向众人一揖,多谢各位仗义,今日扫了南京一霸的威风。” 众人也回了礼。 关爷指着李剑心:“这位就是无影侠医李剑心。” “在下张永寿,大侠之名传遍全城,得见大侠一面,真是三生有幸!” “不敢、不敢。”李剑心起立答礼。 张永寿续道:“在下想请关爷李爷及各位到寒舍一叙,务清光临为盼!” 关爷道:“下午去吧,如何?” 张永寿立即答应,告辞走了。 舒萍笑道:“此人心地不坏,不妨结纳,今后尚有借重之处呢!” 接着,又问李剑心有何打算,剑心把悬壶行医的事说了。 高威十分欢喜,道:“我与萍妹变戏法也变得腻了,不如和相公合在一处打下手吧,不知相公可嫌弃我们?” 李剑心满口答应。 关爷道:“你把父母接来吧,安置在这里也可放心。” 高威、舒萍、赵魁一定要跟着去,四人便一同出门。 到了旅舍。两老正着急呢,李剑心告诉爹娘已找到住处,又把同行三人—一介绍,两老便高高兴兴一同前往。 安顿完毕,大家在客厅集中,决定由李夫人持家,舒萍帮助料理炊事,关爷等四人则上承恩寺寻地设摊,由李剑心诊病,余人相助。 商量好,关爷又请李崇白替小屋命名,以便大家好称呼。李崇白略一思忖,道:“我等狼迹江湖,匡扶正义,与强人作对,济世救人,叫做道义宅吧,如何?” 众人表示赞成。 关爷又道:“为了解各人身世,以便朝夕相处。各位将来历简述一番如何?若有不便叙述的,略过便了。” 李崇白首先介绍了自己。 李剑心简述山洞习武,救治沈志远,以及遇到金汉斗父女的情形。 关爷面色凝重地道:“你说金家父女接到的信柬上,落有四只禽爪图形?” 剑心道:“是的。” 关爷道:“知道四只禽爪的含义么?” “不知。” “这四只禽爪代表着四个人,四十年前人称歧山四凶禽,这四人武功独特,出道时已近中年,行踪诡秘,出手狠辣。动辄杀人,杀人时,当胸一爪,摘出心脏,手段残酷,令人发指。他四人纵横江湖,从未遇到对手,黑白两道,畏之如虎,他们嗜杀成性,常常不问青红皂白,想杀就杀,对正道人士更是恨之入骨。只要被他们遇到,决无活口,于是各大门派之首脑人物,于少林寺集中商谈对付之策,结果,与会人物在返回时,先后遭到毒手。这本是轰动江湖的大事,但各派为维护声誉,只好秘而不宣,因此江湖上知道的人极少。正当四凶禽横行无忌之时,突然间销声匿迹,仿佛这四人一夜之间便消失了。从此,江湖上再未见他们的踪迹,这才使各大门派喘了口气。于是,江湖上流言纷纷,有的说四凶禽被一世外高人除去,有的说四凶禽意见不合,自相残杀而亡。有的说四凶禽因练的功夫特别阴狠,走火入魔成了废人,时间渐渐长了,江湖人便把他们忘个一于二净。没想到三十年后的今天,居然又出现了他们的印记,这倒叫人费猜疑了。” 舒萍道:“会不会是别人冒他们的凶名唬人呢?” 关爷道:“金家父女在乱葬岗受蒙面人袭击,以少林游方高憎仁心大师的武功,居然不能救出金家母子,可见对方武功之高,若不是与四凶禽有关联,又从哪里钻出来这样一伙人?” 高威问:“四凶禽的武功,当世无人能敌么?” 关爷道:“这四十年如果四凶禽是在苦修武功的话,这世上就怕没有几人能与之匹敌了。唉,江湖又将面临浩劫,只怕从此不得安宁了,你们后生晚辈,可要勤下功夫啊!”赵魁道:“只要有人教俺武功,俺就不怕什么四凶禽五畜牲!” 李剑心道:“前辈说的是。我辈任重道远,该痛下苦功,望前辈不吝指教!” 关爷道:“未来抗魔重任,只怕要落在你肩上了呢,老爷子这点玩艺,自然要传给你们。自古邪不胜正、我这把老骨头也还经得起摔打,少不了要和魔头一较高低!” 李崇白赞道:“老骥伏枥,志在千里’,关爷壮志不减当年,好生叫人钦佩。在下只恨当年不曾习武,这抗魔之举,是半点帮不上忙,只怕还是各位的累赘呢!” 关爷道:“先生根骨本佳,只是未逢机缘。待老朽传先生内功心法,祛病延年乃至自卫,还是可以做到的,不知先生意下如何?” 李崇白大喜,道:“如此甚好,只相年老愚钝,不可教也!” 众人俱皆欢喜,连夫人也笑得合不拢嘴。 接下来,赵魁讲了自己的遭遇: “俺家在山东阳谷县,自幼爱习拳棒,有一年遇着个道人,传了我半年功夫,后来道人避仇走了,俺只好自己练师傅教的那一套。十六岁那年,父母相继病逝,俺只好到江湖上混饭,当过船工,扛过码头。因俺好打抱不平,常常打架闹事,活儿干不长。俺只好四处漂荡,东游西走。二十岁那年,俺在安徽凤阳打死了人,便逃到河南。一日在洛阳斗一帮地头蛇,俺被人家打伤,扔到野地喂狼,恰好少林仁心大师路过,把俺救活,还传了一路罗汉棍。从此,俺就打造了这条熟铜棍,没事时拿它当扁担挑衣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