汉宫名媛王昭君_第二章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第二章 (第1/3页)

    第二章

    轻舟直下,到了江陵作短暂的逗留,等各地采选的良家女子集中之后,方始转由陆路北上。自襄阳折往西北,出紫荆经蓝田,入长安。

    长安城高三丈五尺,周围六十五里,南北形状不同,城南是南斗,城北为北斗形,所以有人叫长安城为斗城。

    斗城中经纬各长三十二里十八斗,八街九陌、三宫、九府、三庙十二门、九市、十六桥,帝都繁华,甲于天下。但昭君未能细细领略。安车自长安东面的青城门驶入。一直便趋掖庭。

    掖庭在未央宫,是汉初所建的三宫之一。周围有二十八里之广,内有殿阁三十二处,金铺玉户、青琐丹墀,富丽非凡。妃嫔所住的后宫。名为椒房殿,以花椒和泥涂壁,取其芬香温燥。其中共分八区,或称殿、或称舍,最有名的是第一区昭阳殿与第三区增成舍,玉砌朱栏黄金槛,处处与众不同。

    掖庭就在后宫的两翼,分东西两处,秭归四美,分配在东掖庭,入门之初,照例登录,首先上前的是韩文。

    “你叫什么名字,哪里人?”管登录的宦官问。

    “我叫韩文,荆襄秭归人。”

    “长得倒还文静。”那宦官将她上下打量了一番,又问:“有什么特长?”

    “我会刺绣。”

    “那很好。深宫寂寞,不愁日子不能打发了!”宦官提高了声音叫:“下一个。”

    下一个便是赵美,自己报了姓名籍贯。不知怎么,那宦官对她的印象不好,话就不好听了。

    “名美而已!”

    虽只四个字,却让赵美如箭穿心般难受。林采见她满脸通红,泪光闪现,知道她听懂了那宦官的刻薄话,说她“名美人不美”急忙握住她的手,投以抚慰的眼色。

    “你呢?”宦官不理赵美,看着林采问:“是何名字?”

    “林采。双木林,风采的采。”

    “风采不坏!那里人?”

    “我们四个,都是秭归来的。”林采一面回答,一面回头看着昭君。

    这一下,使得原本为众所瞩目的昭君,越发吸引了所有的视线。那宦官将她从头看到脚,不断地点着头。

    为了掩饰羞窘,昭君索性自己报名“我叫王嫱。”

    “哪个祥?吉祥的祥?”

    “是女字旁,一个吝啬的啬字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字倒少见。”

    “她又叫昭君。”林采接口“昭彰的昭,君王的君。”

    “这个名字好!册籍上就登记王昭君好了。”

    突如其来地插嘴,兼以声音阴冷,昭君与林采都微一吃惊。抬眼看去,方始发现宦官身后,高大宫门所遮蔽的阴影中站着一个又干又瘦的中年人,脸如削瓜,鹰鼻鼠眼,看上去不似善类。但看他的服饰,听他发号施令的口气。便知他的身分不低。林采比较世故。便即报以一笑,那人却毫无表情,一双眼睛只盯着昭君。

    那宦官登录了名字,便又问道:“你有什么特长?”

    “一无所长?”

    “不,不!”林采赶紧又说:“她多才多艺,能歌善舞,精于女红,是我们秭归的第一美人。”

    “名不虚传。”宦官指着昭君所提的布囊问:“那是什么?”

    “琵琶。”

    “琵琶!好极了,好极了。恭喜你!圣上最喜爱的乐器,就是琵琶。”

    昭君诚然多才多艺,但洒扫铺设这些收拾屋子的琐事。在家绝少自己动手。所以一到了被指定的住处,望着萧然四壁,与地上杂置的箱笼,领有茫然之感。

    “昭君,”出现在门口的林采,诧异地问:“你在发什么愣?”

    “我不知道从何措手?”

    “喔,”林采笑道:“你从没有自己做过,难怪你!来,我来帮你。”

    于是反客为主,一切都是林采安排,昭君反而只是听指挥、供奔走而已。

    一面做事一面说闲话。林采的行李不多。老早布置好了,还去各处串门,打听到好些有关掖庭的情形,此时一一说与昭君。其中最重要的一件是,掖庭令孙镇调职了。

    “怪不得!我老在纳闷,怎么到了掖庭,是他自己所管的地方,反倒不见他的踪影。”昭君接着问说:“那么,新任的掖庭令是谁呢?”

    “就是站在大门口,阴恻恻,脸上没有四两rou的那个人,名叫史衡之。这个人,”林采向窗外张望了一下,虽无人偷听,还恐隔墙有耳,特意走近昭君身边,低声说道:“这史衡之阴险无比,可得当心他!”

    “喔,林jiejie,你必是听到什么了?”

    “是啊!不然我亦不好随便冤枉一个人。据说,他原是孙镇提拔起来的。这一次孙镇出使,由他代理,居然秘密地奏了一本,说孙镇的措施如何乖方?是告到皇太后那里,皇太后便吩咐皇上,拿孙镇调出去管离宫。史衡之就顺理成章地当上了掖庭令。”

    “这么说,掖庭是归皇太后管?”

    “皇太后要拿权,也没有她的办法。”林采的兴趣在谈史衡之,把话题又拉了回来:

    “史衡之这个人,心很黑,死要红包。”

    “这。我爹已经替我准备了,是十两银子的见面礼。”

    “你送十两,我也送十两。还有,”林采问道:“照料我们起居的傅婆婆,也该给个红包。你看送多少?”

    “至少也得五两吧?”

    “好!我去通知韩文、赵美,大家送一样的数目。”

    林采一走,傅婆婆正好也来了。名为“婆婆”实在是个中年妇人,肥大白胖,风韵犹存,只是举止言语,装成老祖母的样子,所以成了“傅婆婆”

    傅婆婆是掖庭中许多女执事之一。掖庭的房舍,千篇一律,一排一排,鳞次栉比。每一排中间是一条南北向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