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阿亚当,午后廷蚂蚁2 (第2/5页)
把它吓跑。碰到女用人时,我应该对她说一句:“嗳,嗳,小姐,需要我帮忙吗?”可是,像奥古斯托叔叔那样为人处世很不容易。我越发现他在这里过得很自在,心里就越明白,他是另一种类型的人,他受不了折磨着我的这些cao心事:需要安家,找工作,孩子有病,妻子脸上没笑容,床上和厨房里全是蚂蚁。 我走进头天我和妻子到过的那家酒馆,向那位身穿白绣花衬衫的老板娘问道:昨天和我讲过话的那些人来了没有。店里很凉快,空气新鲜,也许不是滋生蚂蚁的场所。我听从她的建议,坐下等那帮人。我用毫不在乎的口气问她:“你们这里没有蚂蚁吧?” 她用抹布在柜台上揩了一把:“这里人们来了就走,谁也没发现有蚂蚁。” “可是,您是一直住在这里的。” 她耸了耸肩:“我这么个大块头,难道会怕蚂蚁吗?” 她似乎把店里有蚂蚁当作一件丑事,这种遮遮掩掩的样子越来越使我愤慨。我追问一句:“您不放毒蚁药吗?” “对蚂蚁来说,最好的毒药,”坐在另一张桌旁的一个人(我认出他来了,他是奥古斯托叔叔的朋友之一,昨天和我讲过话)说“是这个。”他举起酒杯,一饮而尽。 其他人陆续到达。他们投能向我提供任何找工作的线索,只是让我和他们一道喝酒。他们又谈起了奥古斯托叔叔。一个人问道:“老滑头不知道眼下在那边搞什么名堂?”当地人用“滑头”这个词称呼游手好闲、机灵刁钻的家伙。大家一致认为这个称号安在我叔叔头上最合适,他正因为是个“滑头”才被人看得起。但我听后心里却颇觉不快,因为我知道叔叔虽然生活狼荡,但总的说来为人厚道,奉公守法。不过,言过其实、夸大其辞也许是当地人的共同处世方式的一个组成部分。我隐约猜出,这大约和蚂蚁成灾有关:他们有意把周围世界描绘得动荡不安、充满危险,以便忘却日常生活中的琐碎繁杂的烦人事,包括蚂蚁带来的麻烦。回家的路上,我思忖道,我无法和他们持同样的想法,障碍来自我妻子,她对想像的东西深恶痛绝。我还想道,她现在深深地影响着我的生活,我已经不能用空洞无物的词藻和虚无缥缈的想法来麻醉自己了,因为我一开始思考问题,她的面容、目光和身影便会立刻跃人我的脑海。归根结底,她对我不错,我需要她。 妻子愁容满面地走出门,朝我而来,告诉我说:“嗳,来了一位测量员。” 酒馆里那些人的夸夸其谈还在我的耳际鸣响。我心不在焉地说了句:“晤,测量员,这时来了位测量员…” 她说:“对,测量员到我们家来了,正在量屋子…” 我感到十分蹊跷,连忙进了屋。 “嗨,你说的是什么哟?!他是上尉。” 是勃劳尼上尉。为了给我们设计一个合适的灭蚁装置,他带 了一根黄色的折尺,正在丈量我们的屋子。我把妻子向他做了介 绍,对他的热心表示感谢。 “我想研究一下这里的环境可能性,”他说“一切都要像数学那样准确。” 上尉甚至量了摇篮的大小,惊醒了睡在里面的孩子。他见一根黄色的尺子在眼前来回晃动,吓得大哭。我妻子赶紧去哄他。孩子的哭声使上尉很烦躁,我尽量用别的话分散勃劳尼的注意力。幸好这时他太太喊了他一声,他走出门。阿格劳拉女士从篱墙那侧探出身来,挥动着她那双没有血色的瘦胳膊,朝他喊道:“回来!快,快回来!来人了!真的,是蚂蚁人!” 勃劳尼朝我瞟了一眼,抿着嘴唇,向我递过一个会意的微笑。他必须马上回家,并为此表示道歉。“他也会到您这里来的,”他说,并且指了指那位神秘的“蚂蚁人”眼下所在的地方。“您马上就会明白的…”上尉走了。 我不想在搞清这位蚂蚁人的身分和意图之前就和他打交道。我走到篱墙边,登上梯子,下面就是雷吉瑙多家的庭院。他刚好回家,穿着一件白衣服,戴着一顶草帽,拿着许多小口袋和罐头盒。 我问他:“喂,蚂蚁人到您家来过了吗?” “不知道,”雷吉瑙多说“我刚从外面回来。不过,我想他来过了,因为我发现到处都是糖浆。克劳迪娅!” 他的妻子露了面:“来过了,来过了。他也会到劳莱利别墅中来的。可是,嘿,您别指望有什么用!” 我当然不会存有任何奢望的。我问道:“这个人是谁派来的?” “谁会派他来呢?”雷吉瑙多说。“他是与阿根廷蚂蚁作斗争局的职员,负责在每家的花园里放糖浆。您看见那些小碟子了吗?” 他妻子做了补充:“是拌了毒药的糖浆…”说罢抿嘴一笑,仿佛什么全知道似的。 “能毒死蚂蚁吗厂我明白,这个问题很难回答,有时眼看着就能得到答案了,但又会遽然节外生枝,变得比原先更为复杂和棘手。 这个问题看来是不该提的。雷吉瑙多连连摇头:“毒不死…毒药的剂量很小…工蚁很爱吮食糖浆…但应该让它们活着爬回蚁巢,吐出这种加了微量毒药的糖浆喂蚁王…据说用这种方法迟早会使蚂蚁绝种的。” 我没有迫问他,蚂蚁是否真的迟早会灭绝。因为我听得出来,雷吉瑙多介绍这个方法时用的是一种客观陈述的语调;他虽然不同意这种做法,但当局的官方措施是必须尊重的。他的妻子则相反,她和许多女人一样,脾气急躁,毫不掩饰她对糖浆灭蚁法的反感情绪:一边听丈夫讲话,一边不住讪笑,还时时讽刺挖苦几句。丈夫大概觉得她的行为有失检点,或者过于放肆,但他不正面驳斥呵责,只是竭力向我解释,以便消除妻子造成的悲观主义印象。他们单独待在一起时,他或许也是用这种失望的语气讲话的,没准更糟。不过,他现在想给妻子做一个不偏不倚的榜样,说道:“哎,克劳迪娅,你未免太夸张了…当然,并不十分有效,但还是有用的…再说,糖浆免费供给…需要过几年才能下结论…” “几年?他们像这种样子搞了差不多二十年,蚂蚁却一年多似一年,成倍增加。” 雷吉瑙多没有反驳,而是把话题转到了与阿根廷蚂蚁作斗争局所做的好事上。他谈起了粪料盒:蚂蚁人们的人把这些盒子放在每家的花园里,等蚁王在里面产完卵后,就把盒子取走烧毁。我觉得雷吉瑙多先生讲的这些话也适于讲给我那生性多疑、悲观失望的妻子听,所以回家后就把他的话复述了一遍,而对克劳迪娅女士的冷嘲热讽则只字未提。我妻子是那种对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