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五章即将沉没的国家1 (第5/7页)
然遇到了气急败坏的幸长。 等一下。幸长脸色铁青,横眉倒竖:非揍中田不可。 怎么啦?田所博士刚才不是被抓起来了? 小野寺看到平日里这位和善懦弱的学者,此时激动得象换了一个人。 正是因为这个,是中田把田所老师搞得那么惨。说完,幸长粗暴地推开了中田所房间。 他一把抓住中田所衣领,怒气冲冲地问:你太过分了,把田所先生 中田却冷静地说道:这是他自己主动揽过来的,不知他和渡老人说了些了什么 可你应该制止他呀,他有功劳,又是我的恩师幸长仍然生气地说。 中田说:其实没有谁比田所博士更合适,只是他做过了头。是他偶尔听到那个计划,主动揽上的,绝不是我求的他。 肯定是你玩的把戏,弄了圈套。 中田也有点恼火:你以为我是那种会使手腕的人吗?要是换成你,你会比田所老师做得更好吗? 幸长松开中田的衣领,他痛苦地捂起了脸。 小野寺问:到底是怎么回事? 中田难过地说:田所老师,他承担了D计划的佯攻任务。 是通过周刊杂志泄密的任务吧? 是的,还通过电视中田说:工作已逐渐无法隐瞒,我们想先放个试探气球,把事情泄露出去,以观察反应。想通过通俗周刊杂志可是还没有最后决定,田所先生就 你是说是田所老师主动承担了这丢脸的差事? 是啊。可没想到会搞到这个地步。 小野寺恍然大悟。当事情再也无法秘密进行时,就让一个在学术界孤傲清高的学者,在通俗周刊杂志上发表骇人听闻的意见。这样做,一方面使人们不必过于重视,另一方面编辑部及学术权威的冷嘲热讽,更削弱了情报的刺激性。人们虽受了一场虚惊,但终会安下心来。同时,幕后策划者会使人们想到这件事的可能性 小野寺喃喃地说:这么说,果然是田所老师主动承担的了 中田说:这也许是因为他没有家庭的后顾之忧,对待名誉地位又很淡薄 不只如此。小野寺肯定地说,我觉得肯定还有件使他更伤心的事发生。 使他更伤心的事?是什么? 他发现了变动 大家都沉默不语了。这时,一阵微震轻轻摇撼着建筑物,这次微震是大家习以为常的,却是日本列岛走向最后大变动的征兆。 不野寺突然想到,田所老师迟早会被保释出来,可放出来以后呢? 他总算转移了社会对我们计划和总部的注意。小野寺说,可是我们是不是再也不能和他一起工作了? 我们没有想到他会对大学教授大打出手。中田说,也许他会和我们联系的,渡老人会出面收拾残局。 老人还在箱根吗?小野寺皱皱眉,那份报告送到了没有? 中田突然想起一件事,他从抽屉里取出一张报纸,递给小野寺:你还没看到这个吧? 小野寺翻开一看,一则寻人广告映入小野寺的眼帘:小野寺俊夫:母逝世,速归。兄一时间,小野寺呆在那儿。 令堂今年高寿了?中田问,很久没见面了吧?小野寺下意识地回答:68,不,好象69了她一定是心脏出了毛病 回去看看吧。幸长关切地说,羽西机场已经通航了。 中田说:机票很难弄到,但是可以搭自卫队的运输机,每天都从厚本飞往伊丹。 邦枝面色苍白地说:听说富士山一带已发出警报,大泽喷出的天然气在增加,宝永火山口也开始冒气了。 老人逗趣地笑道:从这儿能看到喷发吗? 我们在等待着首相的命令,请求您赶快回东京吧,万一 不要紧的。老人说,两三天内没问题。今晚就可以搞出那篇东西来。 邦枝烦燥地说:可他们白天无所事事的样子 老人说:别看他们那样子,是在考虑问题哪。最近几天眼都没合一下,不知道身体能否坚持住 他们,指的是福原为首的一个小组。其中两人是福原邀请来的,三个是从总部派来的。有时百忙中的首相来访,他们会通宵地畅谈。邦枝就在隔壁陪着,有一次他去送茶时偷偷往里面看,发现包括老人在内的五个人只是在悠闲自在地聊着天,不知是谁介绍起有趣见闻时,首相和老人都开口大笑。 邦枝怀疑这些人是不是真的在考虑日本和日本人的未来大事,因为他根本就看不出来。 此时老人坐在手推车上。穿着绸衣的姑娘来到老人身旁,附耳低语了几句,老人点点头。那姑娘把手推车向走廊推去。老人招呼邦枝也过去一下。 拐过走廊后,他们来到前厅。虽是严冬二月,但那纸格门和玻璃门都敝开着。屋子当中是一张大桌子,桌子上有一个青黑色龙尾砚,邦枝曾在展览会上见过这种高质地的砚台。在龙尾砚的旁边,是一枝刚蘸过墨的粗笔。室内堆满了书籍资料和纸片及各种手册和地图。 一个象是做记录工作的中年男子,疲惫地坐在墙角,另两人坐在桌旁。那个穿着和服、身材短小的男子正眺望窗外。而另一名僧侣打扮的人似乎在闭目打坐。桌子上的三个大信封上都写着汉字大写数字。 眺望窗外风景的人低声说:大纲已大致 哦,老人在姑娘帮助下,坐在席子上:皇室仍然到瑞士吗? 一人去美国,一人去中国,另到非洲一个人那身材短小的人回答道。 他就是福原教援,邦枝注意到,才不到一周时间,教援却憔悴得象换了一个人,两眼深陷,面黄肌瘦,已有几天没刮胡子。 福原教援叹口气,轻声说:恐怕有一半人要死去,而活下来的也会很惨 老人看着信封,问:是分成三份吗? 我们按不同的情况分的。福原教援说,第一种情况是,日本民族的一分部,在某地重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