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章 (第2/3页)
缓开口。 “这事说简单也简单,说复杂也复杂…” 话说到这里,仁义收到了来自于徒儿的冷瞪,干笑两声,乖乖地长话短说。 “话说咱们观里今儿个来了个贵客。” “我见过了,一个姓月的小姐。”说话时,天骧游不知不觉地将目光放柔,因为想起那难得能令他心动的佳人。 仁义圈掌轻咳“你知道了她的姓,但可知道她的家世背景?” “不知道。”废话!让你们两老一直缠在这里,我能有时间去打听吗? “她父亲月出岗是吴越国王座前的大丞相,二十多年前曾遭jianian臣诬陷,举家避往岭南,是在几年前才获得了平反,再度出仕为相。” 时值唐末乱世,中原之土混战不休,大家轮流当皇帝,长江以南则是各处节度使据地为王。 天下分崩离析,众人各事其主,是个标准的强凌弱、众暴寡的动荡时代。 乌龙观正是位于吴越国领地。 在长江以南诸国中,吴越国算是个较为安定的地区,但无论君王优劣,官就是官,没有不爱多找机会向人民揩点油水钱的。 乌龙观开观三十数载,其间就曾经历过不少次与官府打交道,而被强征重税的经验,不给钱?那就请你关门大吉,全然没情分可讲的。 是以观中人向来对于“官”这玩意是能避就避,能躲就躲,就连地方官他们都避之唯恐不及了,更何况是来自于君王脚下的丞相家眷? 听到这里,天骧游被引出了好奇“她今日找上咱们这儿,究竟是为了什么?” “是为了找回她在二十多年前,让人给掳走的大哥。”仁义温吞吞道。 天骧游满脸震惊“二十多年前?何以迟至今日才想到要找?” “那是因为月丞相始终当他那个孩儿已死,是当年负责照顾孩子的奶娘子辞世前,受不住良心煎熬,这才托出了一切。 “那奶娘当年为了贪钱而与月家的仇人勾结,偷走孩子只是要扰乱人心,方便趁乱将仇家用来诬陷月出岗的证据放进书房里。孩子被偷走后,仇家原是要她将孩子给杀了的,她却下不了手,转托其兄将孩子带走,她大哥没娶妻,带了个孩子在身边不方便,最后决定将孩子扔在道观前,那人还算有点良心,临走前还挂了个羊脂白玉观音在孩子的脖子上,算是补贴些许孩子的养育费。” 天骧游神色转为惊骇,伸手自衣襟里掏出打小便挂在胸前的白玉。 “大师父,您所说的白玉观音该不会…该不会就是我这块吧?” 不会吧?! 上苍当真这么爱捉弄人?让他居然对不该动心的人动了心? 仁义点头,没理会徒儿骤然苍白的脸色,继续说下去。 “那块白玉虽是打小币在你身上的,但其实并不属于你,而这,也是你二师父今日如此着急的原因了。” “弟子不懂。” “这还有啥不懂的…”听到这里,再也憋不住的仁慈跳起身来,把故事接了下去。“你应该也听过有关于我和你大师父所作的‘神人警示’的梦吧,你虽是第一个出现在乌龙观外的弃婴,却…”他说得吞吞吐吐“却并非单独出现。” 天骧游蹙眉,想起了方才二师父莫名其妙的检查脚板举动。 “所以在捡到我的同时,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婴儿?”那天还真是个好日子。 “没错!没错!就是这个样子!你可终于开窍了。”仁慈拼命点头。“咱们一看傻眼了,但想了想既然是神人的指示,那就只好两个都养啰。只是呢,那时咱们道观不像现在这么宽裕,加上住在观里的全是男人,同时来了两个骨头都还没长好的娃儿,自然会手忙脚乱、应接不暇了…” 天骧游没好气地打断他的碎碎念“到底那孩子,此时人在哪里?”拜托说重点! 仁慈不吭声改以汪汪水眸看着仁义,逼得仁义只好不自在地又开了口。 “那孩子只在咱们观里活了一个月,他死后,你二师父想着反正那块白玉他也用不上了,就干脆将那条白玉观音挂到你脖子上了。”由你代他一起活。 听完了往事,天骧游突然觉得胸前白玉再也不复往昔温暖,甚至变得又冰又重,没想到这块玉不但不是自己的,还是代表着一条早夭的魂魄? “既然她大哥都死了,为什么不直接告诉她实情?” “亏你平日聪明过人!”仁慈又忍不住开口,甚至还激动得伸长老指,跳脚骂人。“怎么会在这个节骨眼上犯了胡涂?杭州那一头的丞相府,正在欢天喜地准备迎接失散多年的少爷回家,此时咱们若是实话实说,说那孩子逃过了仇人的算计、逃过了贪财的奶娘、逃过了让人一再转手的噩运,最后却是死在咱们的手上时,对方会怎么想?又会怎么做?” “这是实话,为什么不敢说?除非…除非那孩子是让你们给害死的。” “谁?是谁?”仁慈伸出的老指不稳地打颤了“是谁说…说…说是…是我们害死他的?” “不必别人说,光瞧二师父你这样说话犯结巴,就知道那孩子的死肯定与你脱不了干系。” “我我我…我哪…哪里有…有…”仁慈满脸心虚“我只不过是…是偶尔忘了喂他喝奶…几次冬夜里睡得沉,没管他哭得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