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十八章 (第4/5页)
女孩儿家,在江湖上闯荡,能给她什么?三年五载、十年八载,年华老去的小梦,得到的是什么?望着睡在厚毡子里的小梦,红苹果一般的可爱脸庞,人见人爱。但是,龙步云不能。 正因为龙步云是个普通人,他要挣脱普通人情感的桎梏,是需要非常不普通的决心和毅力!虽然,天人交战的过程,是痛苦的。 龙步云在火堆上添了柴,从皮囊里,取出自从离开漓江后,特意添置的纸笔墨砚。 他尽自己所能想得的字眼,尽自己所能压抑住激动的心情,极其困难地写了一封留书。 仔细审阅再三,长叹了一口气。将留书折叠妥当,放在小梦的脸旁。 他仿佛松了一口气,拿起鞍缰,衣包行囊,走到廊沿外,抚摸着麦红骡子,轻轻说道:“骡儿!我们不能不走!” 上妥鞍,绑好肚带,牵着麦红骡子,缓缓走出庙门。 他回头望着熟睡中的小梦。终于他不放心,又回到庙里,将柴火再添了一些,并且用柴灰盖住。将铁锅盛满一锅雪,放在支撑的三块石头架起的石灶上。又将小梦换下来的衣服,用布条系在树枝上,不让突来的风吹落。 他轻轻望着小梦叫道:“小梦!再见了!你是一个好女孩,狼荡江湖,不是你应该走的路!再见了!” 门外的麦红骡子似乎很能体谅主人此刻的心情,不安地踏着前蹄,却没有叫出声来。 龙步云又走到廊沿,将原先喂食的小口袋,装了半袋豆子,套在那匹跛了脚的马头上。 再环顾四周,该做的事都做了,能够想到的都想到了。还是忍不住在廊沿上站立了一会,才悄悄地走到门外,跨上麦红骡子,踩着耀眼的雪光,渐渐地离开这座破庙远了。 东方渐渐动了。 一线金色的阳光,洒进了破庙,涂小梦姑娘从一个寒噤中惊醒过来。 有道是:霜前冷,雪后寒。 化雪的天气,虽然有了阳光,那股寒意,会让人感到刺骨。 涂小梦冷醒过来第一句话:“真糟糕!昨天喝得太多太急了,醉得一晚上不省人事。” 她说完了话,才发觉到龙步云不见了。 一个翻身坐起来,她打了第二个寒噤,赶紧披上老羊皮的桶子,叫道:“龙大哥!” 阳光像是碎金一般,从破旧的格子门中洒进来,洒了涂小梦满身。 这一声“龙大哥”没有回应,阳光也褪去不了她内心的寒意。 看看火堆,还剩下些许未烬的木柴。挂得好好的衣服,都已经干了。火堆上铁锅里有一锅热水,正在冒着热气。 涂小梦环顾一周之后,她忽然跳起来,高声叫道:“龙…” 一封折叠得四四方方,整整齐齐的信简,从衣领上掉到稻草堆里。封简上写着:“留请小梦妆览” 涂小梦一时间呆住了,站在那里心中顿时一片空白。因为她一时无法面对这样的事实。 许久,她感到脸上痒痒地,伸手去摸,不知何时流下了两滴眼泪,已经在脸上结成了冰痕。 这才拆开信简: “小梦:用文字来表达我此刻的心情,是十分困难的。 我告诉自己:小梦不适合做一个漂泊江湖的流狼客。你不应该属于餐风宿露那种人。 更重要的,从未尝过圆满的天伦之乐,现在你可以从容地拥有。如果遽尔放弃,对你、对令尊令堂,都是不公平的! 流狼是一件不得已的事,人,都想安定下来,但是,我不能! 谢谢你给我一个憧憬:结伴同行,纵走千万山水。我永远带着这个憧憬相偕以行。因此,我并不孤寂。 月有阴晴圆缺,人有悲欢离合。 看重我们的相识,看淡我们的别离。 没有叫醒你道别,是为了我踏雪而去的勇气。祝福你。” 后面署名的是:龙步云。 涂小梦默默地流下眼泪,胸中情绪起伏不定,她坐在稻草堆上,很久不能自己!阳光渐渐移到廊沿外,微微的冷风,让人颤抖。 涂小梦匆匆换过自己原来那身皮衣皮裤,远远听到有人声逐渐近来,想必是青云寨派出寻找的人。 她一松手,那张留简飘落到火堆上,顷刻化作一阵轻烟,烧成灰烬。 一个不曾圆的梦,就像是那一阵轻烟,是如此轻飘飘地,飞得无影无踪。只留下一声轻轻无声的叹息。两滴冰冷的清泪,跌碎在衣襟之上。 冬去春来,大地苏醒。 杨柳慵懒地吐出新蕊。山峰换上新装,河水潺潺轻唱。 只有旅人龙步云却没有一颗蓬勃向荣的心,春天是与他无关的。 他再一次感到自己累了,需要休憩了。 两番寒暑,除了无情的风霜,留下岁月的痕迹,再就是难以挥去的伤情!情天易老,恨海难填!自己不能效太上之忘情,就难免要为情所伤。 还有一个主要的原因,母仇至今杳无可寻的痕迹,大海捞针,无限渺茫,让他心情低落不已。 这禾,迎着朝阳,麦红骡子踏着轻快的步子,在人烟稀少的道路上,昂首前进。 龙步云纵目四望,尽是花红柳绿,好一个锦绣世界。 心情倒是稍稍开朗。 这时候,远处传来一阵急促如暴雨般的蹄声,由远而近。 不多片刻,只见一匹快马,带起滚滚沙尘,从后面直奔而至。 这样宁静的乡道,偶有荷锄牵牛的农夫路过,像这样狂奔的快马,实在少见。 龙步云将麦红骡子带过一旁,闪开道路。 快马转眼而至,马上坐的是一位灰衣尼僧,年纪很轻,虽然是马奔极快,龙步云还是看得清楚,这位年轻的尼僧脸上尽是油汗,表情十分惊惶。 一个出家的尼僧骑马奔驰,已经是惊世骇俗罕见的事,如今这位骑马奔驰的年轻尼僧,满脸油汗,表情惊惶,可是她驭马奔驰的功夫,却是表露无疑。小小身子就如同是钉在马鞍上,任凭马儿是如何的奔驰,她乘骑在马背上,稳如泰山。 龙步云长年骑在麦红骡子背上,对于骑马极有心得,他一眼就看出这位年轻的女尼,必然有一身很好的武功。 正在他心里惊异不已的时候,后面又是一阵震撼的蹄声,只见来处尘头大起,直卷而至。龙步云仍然是将麦红骡子带到一边,让开道路。 一转眼间,三匹快马带着沙尘,挨身奔驰而过。 匆忙中,可以看到的是三个马上人物都是中年人。前面一个满脸的虬髯,最后一个头上扎着一块红巾,英雄结在额前十分扎眼。 三个人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